党委书记:罗萤
院 长:杜建
学校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候上街大学城华佗路1号
邮 编:350108
电 话:0591-22861989
电子信箱:
网 址:。
福建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69年与福建医学院合并为福建医科大学,迁址泉州;1978年11月福建中医学院复办。经过48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以研究生和本科为主要培养层次,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高的中医药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等学校。
学校设有中医系、中西医结合系、骨伤系、针推系、药学系、公共管理系(社科部)、护理系、体育部、研究生部等9个系(部),职业技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五洲科技学院等4个二级学院。现有2个博士授权点,18个硕士授权点,16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8个专科专业,涵盖医学、管理学、理学三大学科门类。全校有各类学生9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600人,普通本科学生5000多人。
2002年底,教育部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一次权威的、科学的评估,我校被评为“优秀”。200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启动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重点高校建设,学校被列为省重点建设的8所高校之一。1998年、2000年、200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已连续三届授予我校福建省“文明学校”称号。2003年以来,学校新增校级精品课程20门,校级精品课程立项7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立项10门;省级优质硕士学位课程立项4门,有3项成果分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我校的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全国首创专业,也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全国一直居于先进水平。学校现有1个国家(局级)重点学科、1个省“211”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家临床药理基地1个,国家局级医疗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二级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专科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基础课教学实验室5个。5年来,学校共中标国家级项目(含国家教育部、中管局、药监局项目)2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4项,在研科研经费2084万元。此外,出版学术专着70部。目前中医经络研究、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研究、中医证型研究、白内障基础与临床研究、中草药规范化种植与开发利用、中医药信息研究等方面居于领先地位。
我校有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床位数共1018张,其中附属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拥有 1个国家级(局级)重点专科、7个省级重点专科,连续多年荣获福建省和福州市文明单位。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在全省率先建设了血液净化肾脏移植中心、康复中心、体检中心等一批专科,开展了肝脏移植,医院门急诊人次等五项指标年增长率连续三年居省属医疗卫生单位之首,200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单位先进集体。除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外,学校还发展了国医堂,并吸收福州市第二医院、厦门市中医院、泉州市中医院作为学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共有床位2085张。学校还有30家教学医院。
全校有300多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正高100多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215名,在3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约占60%,其中中医药主干学科达86%;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10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省优秀专家10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44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23名,省卫生系统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名。
目前新旧两个校区共有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亿多元,800元以上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072.45万元。学校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和电子图书达53.6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6万册,台湾中医药图书3000余册;具备新一代的网络存储架构“SAN架构”,存储容量达到9TB,基本满足了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各个专业和学科都配备良好的教学科研设施,一批重点教学、科研实验室相继投入建设。新校区建设已经完成过半,学校主体已经迁入新校区,预计2006年完成全部主体工程。
我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区位优势,积极拓展中医药对台对外教育与交流。目前在校留学生和台港澳学生近400人,其中台湾学生占90%。已有300多名海外学生从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他们当中许多人已在所在国家和地区崭露头角。学校还与美、德、奥、日、韩、新、马、泰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台港澳等地区开展了经常性的考察、讲学、医疗和学术交流活动。自1988年以来,我校共举办了8届国际性传统医学学术研讨会、10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先后有大批海外同行前来参加。学校还与学校与德国美茵茨大学、美国雪兰多大学、香港职业训练局专业进修中心、台湾元培科技大学、台湾长庚大学等学校或研究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办学、办医关系。学校在海外的影响日益扩大,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特别在对台教育方面,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
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一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学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立足福建省、面向台港澳、面向东南亚、面向全世界,具有高水准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新型中医药大学的奋斗目标前进。
2024/8/8 11:42:14
2024/6/16 11:51:01
2024/6/10 21: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