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灯榜志愿 > 资讯 > 重庆
千里求学路 重庆邮电大学 通信强校 专业立校
时间:1900/1/1 22:41:48 浏览次数:

12月3日,到重庆采访的第3天,在绵绵细雨中,我们来到重庆邮电大学,探访其如何以专业立校。位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内的重庆邮电大学,总占地面积3857亩的校园内,近三分之二是森林。“天然氧吧”一般的舒适环境,让学子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美。这里,已经成了两万余名学子以及三百余名留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静美之地。

上午,我们来到学校图书馆。陪同的阮老师介绍:“现在学生的抢位大战可以通过软件解决。”说着,他拿出手机,向我们展示一款针对在校生开发的图书阅览室预定座位软件。学生可借此预定座位。方便、快捷的线上操作,已替代以往的各类“奇葩”占座方式。

类似这样用科技为生活质量提速的“妙招”“神器”,在重邮校园内并不少见。学生回宿舍要刷校园卡才能进楼。宿舍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学生刷卡进入,既能维护宿舍秩序和安全,有效隔绝校外人员进入学生生活区,也能使老师通过门禁系统的数据统计,掌握学生的作息时间,可谓一举两得。

侧墙边安放着一台仪器,陆续有学生过去操作。走近一看,原来它是“自助圈存触摸查询系统”。“可别小看它,学生可以通过它办理很多事情。”阮老师介绍,学生入校后,吃饭、洗漱、饮用水等日常生活花销都可由校园卡统一支出。学生可绑定银行卡,通过这台仪器随时为校园卡充值。领取补贴等一些个性化需求,学生也能在上面操作。

下午2时,正是学生上课时间,教学楼清新而又静谧地站在雨中。我们一人一把伞,“上山”来到教务处。

副处长胡学刚介绍,学校“适应需求,突出特色”,调整专业结构布局,构建“专业+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换言之,既培养优势突出的信息通信类专业人才,也培养具备信息技术背景、适应各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学校将专业培养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信息通信自主创新技术和应用成果更新教学内容,编著系列教材,和企业共建移动通信、移动网络、微电子、先进制造系统等产学研合作实验实践基地,建设数字传媒、数字法庭、移动电子商务、生物信息等“专业+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平台。

学校将科学研究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内容,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大研究,可获得创新学分。开展大学生高水平“四小”(小软件设计、小硬件制作、小系统开发、小服务创意)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展示才能、寻求合作的创新交流平台。

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景刚介绍,学校本科生每年就业率为95%左右,20%的毕业生考取“985”、“211”和邮电类高校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多数毕业生进入三大电信运营商、各省通服、规划设计院、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签约满意度和职业吻合度高。有学生初次就业年薪就超过20万元。

从教务处出来时,雨已经停了,空气润润的,经过一段平坦开阔的坡路,我们来到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这是重邮最强的学院之一。

副院长余翔和我们简单交流后,决定带我们见识一下学院的“宝贝”。离开办公室时,我们提醒他带上钥匙。他笑了笑说,“钥匙”随时都在身上。在我们看来先进的指纹识别技术,在通信学院人眼中已司空见惯。

“这里是当时开发3G的实验室,中国移动的技术人员曾在这里培训。”“这是华为当年的一套设备,后来留给学生实验。”“这里是4G实验室,很多人已经在用,体验到了它的快速。”“这是正在研发的5G实验室,5G应用后,想下载什么下载什么,带宽不是问题,容量不是问题,网速更不是问题,还有很多想不到的‘快’。”“这里是四网融实验室,即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和智能电网四网融合。”“这里是智慧城市实验室。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回家之前,可通过智能系统‘远程访问’,让家里的空调打开、水烧好,饭煮好……”一间间实验室,金属与线圈组成的机器是那么生动,让人的想象不断释放。相信在这一间间小实验室中,有学生和老师一起尽情想象并努力实现的大未来。

始建于新中国通信事业发轫之际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科学积淀深厚,通信行业鲜明特色:率先研制出我国第一套数字通信设备及通信仪表,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的发源地;率先研制出世界上首颗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基带芯片,打破手机通信核心芯片的技术壁垒。从学院走出的3万余名工程科技人才,在信息通信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学生搭建筑梦平台

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时,副院长夏英刚和学生导师开完会,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夏英介绍,学院有6个本科专业,形成人工智能与知识发现、新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及应用、嵌入式软件与系统、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信息安全与网络管控、云计算与空间信息处理等优势学科方向。学院实施“计算机与智能科学”大类招生培养,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信息安全卓越班”等,与美国、英国等的知名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打开实验室的门,大大小小的计算机呈现在眼前。“学生可以随时来搭云平台,进行云研发、云计算,开发APP。”夏英介绍。看着学生将天马行空的想法变为方便生活的新应用,是老师最幸福的时刻。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也能享受通信信息课的“福利”

下午6时多,继续一段上山的路后,我们“一步”迈进经济管理学院的“6楼”。因为地势的原因,在重邮,这样的楼并不罕见。重邮的校园大致分“三层”,学生、老师去教室、宿舍、食堂,或上山,或下山,随意停在某处,便可看到不同的景致。

学院副院长刘跃介绍,重邮作为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在邮电通信、信息产业领域见长。因此,其他专业学生也能享受到通信信息类的专业“福利”。经济管理学院的专业就无不与信息技术有关:电子商务专业依托学校信息通信行业优势,强调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平台分析、设计、开发及电子商务策划能力。会计学专业设置相关课程让学生掌握通信、信息企业的经营知识。学生除了掌握常规的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外,还能深入理解通信、信息企业管理运作规律。学院还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经济学专业培养面向信息经济和网络金融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有明显的“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与“现代金融+网络技能”专业技术优势。学院有多个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学生可以充分体验专业加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效果。

访谈招生办

记者:学校在京是否实行大类招生?

招办:近年来我校实施大类招生。今年有通信类、计算机与智能科学类、工商管理类等三大类专业在北京投放招生计划。考生只填报大类名称,不填报具体专业名称。新生入学后不分专业,按大类培养,前两年采用相同的培养方案教学。修满规定学分后,学生根据学业倾向,在大类范围内选专业,后两年按照所选专业的培养方案修业。

记者:学习期间,学生能否申请转专业?

招办:可以转专业。相同招生批次间专业互转,安排在一年级末,成绩在本年级本专业排名前30%的可提出申请,填报2个专业志愿,经接收学院考查后确认录取。通信、计算机、自动化、光电/国际半导体学院、生物、数理、经管、法学、外语及传媒艺术学院实行大类培养,二年级末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可在大类所属专业间选择。

记者:学生是否可以修读第二专业?

招办:通信学院、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软件学院相关专业开设第二专业。学生可在一年级末提出申请。第二专业的学习与主修专业同时进行,修业年限为两年半。

北京学子心声:

大一新生刘晨宇:“教室、寝室都有空调,食堂饭菜的选择颇多。除了洗过的衣服不能很快晾干外,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相较于留在北京上学的同学,自己现在的生活更贴近想象中的大学生活。远离父母,凡事要自己打理,学业、生活上的主动性都被挖掘出来,自己的状态也变得更积极、阳光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张婷婷:北京来的学生普遍见识广,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通信学院辅导员刘裔:北京学生在外上学期间,要注意“补足后劲”。学业上,要正视自己和尖子生的差距;生活中,要尽早找到让自己充满活力的课余爱好。家长要经常与辅导员或相关老师互动,既了解孩子的发展动向,也及时发现问题,降低孩子走弯路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