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3点,高考前夕,河南省滑县枣村乡的70岁老人柳玉春,在家里再一次清点了明天即将带上考场的文具、为了高考而新买的衣服,整齐的叠放在旁边。
今年是柳玉春老人人生中第四次踏入高考考场,在此之前,他已经连续在高龄参加了两届高考:2017年考了180分,2018年考了249分。尽管离目标尚远,但老人坚信,又通过一年的复习,“今年可以考上400分”,“冲刺500分,目标还是河南大学”。
古稀老人四战高考
下午3点多的气温有些闷热,但柳玉春依然坐在院子里,等待着外甥陈文强带他去“看考场”。尽管已经连续两年在高龄参加高考,但柳玉春坚持考前再去熟悉考场,以免高考当日发生意外。
相比于前两年参加高考时的紧张,柳玉春说今年的心态稳定了很多,在考前一周,他就已经停止了复习,进入考前解压、放松状态,每天散散步,整理整理思维,“绷得太紧不利于发挥。”考前4天,柳玉春还专门到县城里买了一套不含金属的“高考服装”。
为了这场高考,柳玉春已经复习了近12个月,“从去年发布分数后,我就开始准备今年的高考了,每天早上8点开始复习、看书,1天看8个小时。”天气晴朗,柳玉春就坐在院子的小桌子边复习,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开着台灯在屋里看书,除了过年,没有落下过一天。
柳玉春说,读大学是自己从小的梦想。
柳玉春参加高考,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缺憾
柳玉春参加高考,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缺憾
1978年恢复高考时,虽然已经29岁,但柳玉春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那一年,柳玉春考了320分,与大学失之交臂,当起了一个农民。
但在他心里,考大学这个想法从未消失过。2016年,柳玉春前往郑州成人学校咨询该如何进入大学读书,对方告诉她,进大学必须是高考通过的学生,“一开始我听了有些难过,但人家告诉我,现在高考开放年龄限制,我也能参加高考了,当时就感觉有目标了。”
回家后不久,柳玉春在新闻上看到了一位85岁老人参加高考,这个报道让他重新燃起了对大学的梦想。在准备了不到一年后,2017年,柳玉春以68岁的高龄,时隔39年再一次走进了高考考场,成为当年郑州年纪最大的考生,“当时最小的考生是19岁,我们差了差不多50岁。”
仅小学毕业的柳玉春重新拾起文化课并不容易,由于知识更新迭代太快,柳玉春参加高考时连书都还没复习完。因为不了解高考模式,他甚至不知道答题卡已经变成了涂卡式。头一科的语文考完,柳玉春连作文都没来得及写一个字。最终两天考完,老人紧张得满手心都是汗,总分只考了180分。
2018年柳玉春再次走进了高考考场,相比于第一次,他已经熟练许多,考卷基本做完,考了249分,已经过了当年的大专线。“可是离河大的目标还很远,我就放弃了,来年继续考。”
柳玉春说,自己有一个小辈在河南大学读书,告诉他河南大学图书馆很大,有很多藏书,这让他对河南大学产生了极大的向往,“我想能在读大学的时候多看书、搜集资料,然后自己写一两本书,给自己留下些文字。”
去年成绩“放榜”后,柳玉春就开始按照每天8小时的计划对今年的高考进行复习,“我基础不好,学一遍不会,我就学十遍。”从邻居孩子那里拿来的教材,已经被柳玉春翻毛了边。他感觉这次终于“掌握了题目”。在家里,他用提前准备好的卷子做了测试,对着标准答案,明显看到了进步,“大概能考400分,我觉得可以再冲刺一本,这样差不多能上河大。”
柳玉春告诉澎湃新闻,今年的目标仍然是河南大学,但如果考不上,也会考虑一下其他的高校,“毕竟现在年纪比较大了,我的精力也有限。”如果分数不够上大学,他称明年还要继续考下去,“考到我考不动的那天为止吧”。
家人评价:他从不言败
外甥陈文强第一次得知柳玉春参加高考,还是通过报纸上的报道。“当时就很震惊,觉得他已经是68岁了。”但转头想想柳玉春的性格,陈文强又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我舅舅是一个从来不言败的人,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很有冲劲和干劲,他想要去做的,就会坚持做下去。”
陈文强说,柳玉春年轻的时候曾经在村里开食品加工厂,生产罐头、蜜枣等食品,一度很是风光,“手下多的时候有两百多人,都是他带着头干。”然而在1992年前后,因为一整车的蜜枣被骗,柳玉春的食品加工厂遇到了严重的资金问题,随后慢慢走向没落。
“我舅舅从来没放弃过,后来又继续做月饼、果脯什么的,还有在家里自己做麻糖,去郑州销售,他一直干到前几年。”陈文强说,虽然年纪较大,但柳玉春依然干劲满满,“如果不是资金不够,他还是会继续做生意”。
2024/8/8 11:42:14
2024/6/16 11:51:01
2024/6/10 21: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