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浙江省属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测试进入高峰期。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是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规定的4种选拔模式之一。高校通过考生的“学考成绩”“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三方面综合考察学生,最终确定入围考生。
作为浙江省独创的综合评价招生制度,“三位一体”已走过8个年头——从2011年的两所试点高校,发展到2018年省内外59所高校;招生计划数也从第一年的260人,飙涨至2018年的1万余人。
日前,教育部对今年高考作出要求,其中,“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查”令人眼前一亮。同时还提到,要积极推广上海市、浙江省在以招促考、以考促教、以教促学改革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及时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浙江,被称为“素质高考”的“三位一体”越来越受高校、家长、学生的青睐,今年,已确定有49所省属院校参加“三位一体”招生,多所高校的报名人数突破新高。
我们不免好奇,“素质高考”是如何选拔优秀学生的?这些年,比拼综合素质的“三位一体”生,在大学4年中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对此,记者展开调查。
更看重综合实力
面试中,敢想敢说最易出彩
机器人能不能发展成全科医生?温州对“过马路看手机”开出全国首张罚单,谈谈你的看法……每年,“三位一体”的面试考题都让考生们惊叹是“一场意想不到的头脑风暴”,今年也不例外:
“我拿到的材料内容是谈谈互联网大数据的优缺点。”在浙工大考场外,来自平阳中学的小陈谈起了对“三位一体”的感受,“‘三位一体’的测试内容是高中课程的延伸,是课外知识的积累,涉及的知识点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历史人文到现代科技,有种和考官‘较量’的感觉。”
在考场里,考官面带笑容,他们将开启一系列锁式的发问。比如,有考生说喜欢电子竞技,紧接着就被问到“战绩如何”;有考生说来自台州还选修了地理,考官就请他描述台州的地形地貌、台州的特色产业……
“面试中的话题往往会涉及到科技前沿、社会热点、时政事件,能充分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对社会现象思考的深度,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脱颖而出。”浙工大学生处处长、招生办主任许伟通说。最终,考官将根据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潜质、人文素养、社会意识、创新精神、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维度,给考生打分。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副教授李惊涛是今年该校“三位一体”考官之一,“敢想敢说”是他对今年考生的最深印象,“他们不揣测考官想要听什么答案,往什么方面去应和,而是冷静陈述自己的观点。”
“有想法、敢于质疑的考生,在面试中有一定优势。”浙江财经大学一位考官也有着同样的看法,“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就是要让他们敢想敢说吗?哪怕是错的,说出来了才好去谈心纠正,而不是让他们憋在心里。”
在过去,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选拔的标准过度集中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对品质和能力的评价,从而产生应试教育所容易为人诟病的高分低能现象,甚至出现学生社会责任感、基本行为规范的缺失。
2011年,浙工大、杭师大首次试行“自主测试、参加高考、综合评价、提前录取”举措,部分专业招收的部分考生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以及高考总分三项,通过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成绩进行录取。2013年,22所浙江省属高校开展了“三位一体”招生,招生录取1800余人,是2011年人数的7倍多。
2014年,浙大首次启动“三位一体”招生,随后,北大、清华等名校纷纷“入乡随俗”。2018年,参加浙江省“三位一体”招生的高水平大学达到9所。这些名校在浙江招生总人数达4147人,其中通过“三位一体”招生人数1714人,占比41.3%。不难看出,“三位一体”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已成为浙江考生进入名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在许伟通看来,“三位一体”招生的初衷,是改变传统高考唯分数决定考生命运的做法,是素质教育、综合评价的有益尝试。“‘三位一体’相对脱离应试教育的限制,题目随机,考的是学生的平时储备。同时,高考成绩仅占据录取分的一部分,另外30%至40%的录取分看平时成绩和能力,规避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
“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查,这将成为高考设计的标尺,也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的导向。”一位资深化学教师告诉记者,未来的学习是需要学生在理解之后,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从解题发展到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通过日常积累养成的综合素质叩开大学之门。
平均低10分入校
2024/8/8 11:42:14
2024/6/16 11:51:01
2024/6/10 21: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