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灯榜志愿 > 资讯 > 天津
天津填报志愿(三)——掌握信息,有的放矢
时间:2021/6/23 22:10:01 浏览次数:

填报志愿前,考生和家长要全面掌握各类信息,熟悉录取规则,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同时,还要处理好一些影响志愿选择的关系,平衡自身需求。本期,市高招办来带你了解一下填报志愿前的重要信息。

填报志愿前需了解的信息

  1.了解政策规定


  今年我市高校招生录取将延续新高考改革后的模式,本科批次继续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通过“院校专业组”的设置,适应和巩固新高考改革后录取招生规则的变化。因此,填报志愿的基本思路没有发生变化,考生以自己的选考科目、高考位次为基础,根据兴趣爱好及将来职业生涯方向来合理填报志愿。

  普通本科批次A阶段设置50个平行志愿,普通本科批次B阶段,以及A、B阶段的征询志愿均分别设置25个平行志愿,普通高职(专科)批次设置了由去年的10个平行志愿调整为20个平行志愿,大大地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机会。院校专业组的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模式兼顾了考生院校和专业两方面需求,只要合理填报志愿,考生进入心仪的院校和专业学习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充分体现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权。

  2.了解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

  在津招生的普通高校,有的是部委属大学,有的是省市属院校。隶属关系不同,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都有所不同。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42所学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95所学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此外,师资水平和重点学科的数量,是院校办学水平的直接体现。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体现全国各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实力和水平。因此,重点学科越多,反映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越高。

3.了解招生专业的内涵

  选择专业不能仅看专业名称,而应对专业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考生要认真咨询:专业的研究方向,学习课程,将来就业领域,以往就业率情况,未来社会需求趋势,在津招生计划多少,过去两年的专业录取位次,以及专业历史沿革、学科水平,学科是否拥有硕士和博士点,有哪些名师等情况,更有针对地选择专业。

4.了解院校专业组近年在津的位次情况

  在津招生院校专业组每年的录取位次、各专业的录取位次都不是录取前人为划定的,而是由院校专业组、专业的在津招生计划数、报考考生数以及报考考生的高考位次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是经过考生填报志愿和招生录取环节自然形成的。如果报考人数多于招生计划数,那么录取后的最低位次就会靠前,反之则相反。因此,以往院校专业组的录取位次信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位次信息本身根据群体志愿填报情况每年具有一定的波动性,2019年的录取情况是在文理分科、以院校为单位的投档录取模式下的录取结果;2020年新高考改革初年,实行院校专业组的投档录取模式,与今年的投档录取模式和规则相同,因此更具参考性。

5.了解院校的录取相关要求

  考生要认真了解有关院校的招生章程,对院校专业组的录取规则要认真研究。录取规则包括:对投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对政策照顾加分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外语语种、民族比例、男女生比例、身体条件(如身高、视力、限报专业类别)等与录取相关的要求。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考生因身体条件在选报专业时受限制的,已经由体检医院在考生体检表上做出明确结论。以往,个别考生心存侥幸,偏要硬闯体检限报“红灯”。其实,在考生的电子档案被投到招生院校以后,院校会依据考生高考成绩、身体条件等因素安排专业。如果考生的身体条件不能满足院校相关专业的培养要求,即便考生高考成绩较好,也很有可能被院校退档。

6.了解院校的专业录取规则

  考生报考某个院校专业组时,几个专业志愿之间如何排序,应了解院校专业组的专业安排模式,即院校专业组按照什么规则来确定考生的录取专业。通常,院校专业组的专业录取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分数优先模式。高校在安排考生录取专业时,无论考生是第几专业志愿报考这个专业,会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排队,考生分数高就能排在前面,院校就会优先录取。

  第二种:志愿优先模式。高校在安排考生录取专业时,无论考生分数多高,会优先录取第一专业志愿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并按照高考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录取;如这个专业第一专业志愿生源不足,将对第二专业志愿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进行排队,按照高考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录取;如果这个专业仍有余缺计划,院校将对第三专业志愿报这个专业的考生进行排队,按照高考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录取,依此类推。

  第三种:分数级差模式。高校在安排考生录取专业时,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一个或几个分数值,来确定选报不同专业志愿考生的录取专业,这种分数值就是所谓的“专业级差”。通常的做法是:当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不能被录取时,将其高考成绩减去某个提前规定好的分数值后,再与报考第二专业志愿的其他考生成绩进行排序比较,确定其是否可以被该专业录取,其他专业志愿的录取以此类推,专业志愿越靠后,考生要减去的分数值就越大。

填报志愿需处理好的关系

  1.考生与家长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高校教学分专业进行,所以考生选报的专业可能会对自己以后的学习深造和择业有一定影响。由于家长对此也格外关注,有的家长不经意间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子女,而忽略了考生本人的意见,这是不可取的。在充分考虑考生的兴趣、特长、爱好、志向以及高考位次的前提下,全家共同协商填报志愿是不错的选择。

  2.本市与外埠的关系。从院校专业组数量看,外埠院校专业组占全部在津招生院校专业组的绝大多数;从计划数量看,外埠招生计划也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建议考生不要只注重高校地理位置,而忽略高校的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就业去向等多种因素。如果考生只“扎堆”报考本市院校专业组和“热门”地区院校专业组,将使这些院校专业组录取分数大幅升高,位次大幅提前,竞争指数自然会增加。因此,在选报院校专业组志愿时,考生应综合考虑、内外兼顾,既积极考虑本市院校专业组,又充分考虑外地院校专业组,既积极考虑坐落在大城市的院校专业组,也充分考虑大城市以外的院校专业组。

  3.高校与专业的关系。选择填报自己向往的高校同时,又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当然是最理想的,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然而,许多考生要面临在高校和专业间进行选择的矛盾,是高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在于考生本人的志向和爱好。

  4.意愿与调剂的关系。考生志愿应充分反映个人意愿,但填报“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也是考生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在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中都设置有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以往录取中,个别考生成绩达到所报考院校专业组的最低录取分数,并且被投档到该院校专业组,但结果却未被录取。原因在于:考生填报的几个专业的录取位次都比较高,其高考位次没有达到这些专业的位次要求,同时考生没有选择服从调剂专业志愿,形成通常所说的“专业死档”而被退档。因此,在填报志愿时,建议考生结合本人情况,积极稳妥考虑选择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以增加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