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灯榜志愿 > 资讯 > 综合资讯
据传作为高考三大门之一的英语要被“取消”了?
时间:2023/3/26 10:08:35 浏览次数:

 

“学业压力大”是近几年在社会上热议的一个话题,因此双减政策随之而出台、实行。其中,英语难学也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一块心病。在今年的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高考英语改为选考”、“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降低英语分值”等建议,网络上对此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我们的学生群体连语文都学不好,还有人研究唐诗宋词平平仄仄吗。他们觉得学生们连自己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历史都学不通,还去学英语,学习的精力不仅被分散了,到头来无论是哪个科目都学不好。其认为这也是现在的学生学业压力大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多人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英语发挥的实际作用并不大。同时,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多人学了十几年英语,到最后连基本的口语也不会讲。所以,他们主张应该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


微信图片_20230326102442.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由于国内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高考中本来就存在英语学习水平较高的省市地区的考生占有优势的情况。通俗点来说,就是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在英语上不占有优势,所以后者在高考中必然会吃亏。所以,这类人也主张可以采取取消主科地位或者英语选考、降低分值等相关的措施。也有人为此表示担忧,正是因为欠发达地区的考生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对他们来说英语本就是弱势学科,如果在高中阶段取消其主科地位,或者改为选考,这意味着考生们的英语水平更会大打折扣。到了大学,他们的英语水平肯定跟不上阅读外文资料等学习需求。

 

笔者更认同第三种看法,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项技能,在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必不可少。取消其主科地位或者选考,意味着学生的英语水平会“直线”下降。学生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如果哪门课程不是必修课程或者不重要的话,大家就会普遍对这门学科不用心对待。其最后的成绩可想而知。因此,这不利于英语这项语言技能在将来的国际交流、协作发展、科技创新中的使用。

 

因为在未来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英语作为一项国际通用语言,无论是在人们的学习、工作交流,还是游学、科技创新等活动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小明是一个医学博士,他的工作是撰写学术前沿的论文,他需要博览古今中外的群书,这时候他必定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如果英语没学好或者没合格,他无法获得一手资料。

 

因此,既然英语的主科地位不能取消,改为选考也不合适,很多人可能会问那么降低英语的分值呢?

 

其实关于政协委员提出的“降低英语分值的建议”,去年教育部也给出了类似的答复。就是“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教学改革和降低英语教学比重的建议”的答复。

 

答复中称,外语是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规定,各科目课时比例为:语文20%-22%,数学13%-15%,体育与健康10%-11%,外语6%-8%,等等。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外语必修学分课时比例约占必修总学分课时的7%。外语课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

 

这个答复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双减政策的一些实施,也是高考改革的探索。

 

综合上述几种观点,笔者认为高考中将英语划为选考科目或者取消其主考科目的教育改革不可取。相关部门应该探索既能保持英语的主科“地位”又能促进双减政策落实、减轻学生的压力、区域高考优势不倾斜的方式。例如:降低英语的分值到100分,将其余的分值分配到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上面,比如数理化、地理等科目,但是英语的主科仍然“不撼动”。